
念奴娇·闹红一舸
余客武陵。湖北宪治在焉:古城野水,乔木参天。余与二三友,日荡舟其间。薄荷花而饮,意象幽闲,不类人境。秋水且涸。荷叶出地寻丈,因列坐其下,上不见日。清风徐来,绿云自动。间于疏处,窥见游人画船,亦一乐也。
朅来吴兴。数得相羊荷花中,又夜泛西湖,光景奇绝。故以此句写之。
日暮,青盖亭亭,情人不见,争忍凌波去?只恐舞衣寒易落,愁人西风南浦。高柳垂阴,老鱼吹浪,留我花间住。田田多少,几回沙际归路.
译文
小舟荡漾在红火、繁茂的荷花丛里,记得来时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。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,罕见游人踪迹,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,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。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,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,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。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,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。
日暮之际,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,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,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?只恐怕寒秋时季,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,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,使我愁恨悲凄。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,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,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。多少圆圆的荷叶啊,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,不舍离去。
注释
武陵:今湖南常德县。
薄(juān):来,来到。
朅(juān):来,来到。
吴兴:今浙江湖州。
菇蒲(bǎu):水草。
赏析
这是一篇借写荷花寄托身世的咏物词。开篇即以“小舟荡漾在红火、繁茂的荷花丛里”,即以荷塘为背景,写出余客与同伴在荷花中相依为命的情景,通过荷塘的美景和荷子的私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。后三段主要描写日暮时分荷叶的景色,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。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,抒发了情感的深沉和内心的孤寂。
宋词中,“念奴娇”、“闹红一舸”等词牌名常用来咏物,而荷花作为植物,因其无私的一面,常常成为这类作品的主题之一。苏轼在《念奴娇·闹红一舸》中的表现,正是对荷花这一主题的生动描绘和深刻表达。
总体而言,这篇宋词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荷花带来的宁静与情感,既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,也传递出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。
(注:以上内容为改写后版本,保持了原文的核心内容)
版权声明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