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圆明园的毁灭》是一本深刻的历史寓言,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后对圆明园的影响。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个人理解:
主要内容:
-
历史背景: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,他们不仅掠走大量珍贵文物,还烧毁了整个皇家园林的财产,包括一百五十一年人民劳动的结晶。这一对比生动地突显了侵略者的强暴和对国家的破坏。
-
历史事件:
- 英法联军入侵后,圆明园内的珍宝被掠空, destroyed。
- 1860年10月17日,他们再次烧毁了圆明园,仅剩几根残柱。
-
1867年,圆明园重新建立,但重建过程存在问题,使问题进一步恶化。
-
对比与反思:
- 聚焦在清政府腐败无能和英法联军强行压迫的方面,作者强调了历史教训的重要性。
感受:
-
愤怒与惋惜:书中提到圆明园的毁灭给后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,尤其是对那些为国家骄傲的人来说,这令人痛恨不已。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侵略者的残忍和人民的失望。
-
对比与反思:书中的对比“清政府腐败无能 vs 英法联军强行压迫”展现了战争对国家和社会的不同影响,引发了深刻的思考:如何在和平中追求进步。
-
历史教训的意义:圆明园被烧毁的历史为后来的战争悲剧埋下阴影。它提醒人们,战争不仅仅是战争,更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,需要我们铭记和反思。
-
个人成长的启示:读完这本书,我更加珍视和平与进步的重要性,意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都隐藏着对未来的挑战,也给了我们学习的勇气。
总结:
《圆明园的毁灭》不仅是一篇关于战争的历史叙述,更是一部反思战争力量与人类命运的重要作品。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对比,揭示了侵略者的强大以及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的苦难,激励我们铭记历史,为和平与进步写下我们的血书。
读《圆明园的毁灭》有感 15
版权声明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