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英英学古诗》的优秀教案
教学要求:
1. 学会本课生字,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。
2. 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背诵《静夜思》。
3. 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。
4.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学会本课生字,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背诵《静夜思》。
教学难点:
背诵《静夜思》,并理解这首诗的诗意。
教具准备:
投影片、生字卡、小黑板
教学时间:
三课时
第一课时
导入新课
小朋友,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?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?
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,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的。这篇新课文是——
二、板书课题:3
英英学古诗
三、解释课题,教题中生字。
1、“英英”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,“英”是整体认读音节,又是后鼻音“ying”,古诗的“诗”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“shi”。(领读课题两遍)
2、教师范写,学生书空。
四、初读指导
1、“画图”:
(1)出示图:图上有哪两个人?他们在做什么?
(2)小结: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,两个人有说有应,有问有答,这种情况叫做对话。
2、自学课文。
(1)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。
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,第一行“英英”指的是说话人,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。
(2)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,并读一读。
3、检查学习情况:
(出示小黑板)指名读、开火车读、齐读。
(4)自读课文。要求:读通句子,做到不添字、不漏字、不错字,把标点符号读正确。
(5)分段指名读、齐读。
(6)分角色读对话。自读、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、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、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。
3、再读课文:
要求: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,英英说了几次?奶奶说了几次?
第二课时
一、学习《静夜思》。
1、“(出示古诗)解释诗题。”
“‘静夜’是‘静静的夜晚’,‘思’是‘想念的’意思,合起来就是在‘静静的`夜晚有着深深地思念。”
2、看图:
(1)出示投影片《静夜思》。
(2)从图上看,他正在做什么?
(3)小结:画面的意思与诗题相同。
3、学诗句
(1)指名读《静夜思》。(2)这首诗有几句?两句。现在我们依次来学。
第一句
1、“(指名读)‘静夜’是什么意思?”
2、“这句诗,英英是怎么理解的?”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。
3、为什么“英英”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?为什么这一句里的“疑是”,英英把它解释成“好像”?
第二句
1、“(指名读)‘举头望明月’中的‘举头’是什么意思?”
2、“为什么要用‘举头’?”
3、“想象一下,诗人抬头望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?”
4、小结:诗人想到故乡的人和事,想得很多很多。那么当他想念故乡的时候,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?诗里是怎么说的?
5、用“低头”这个词语表示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很深沉。为什么英英把这句解释成“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”?”
6、“齐读《静夜思》。”
4、朗读指导:
(1)《静夜思》的朗读节奏。(2)“疑是”“低头”语速要慢,表示诗人在沉思。(3)“光”“霜”“乡”押韵字要读得清晰,停顿要长一些,表示感情逐步深化。
二、朗读课文,练习背诵《静夜思》。
第三课时
一、指名朗读课文。
1、“(指名朗读)《静夜思》。”
2、“这句诗,小朋友们是怎么理解的?请大家一起来读读吧!注意读准字音。”
二、总结课文:
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,引出一首古诗,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《静夜思》的正确理解,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,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三、指导背诵《静夜思》。
1、“听录音欣赏。”
2、“揭示板书,引导背诵。”
3、“分两个大组,交替背、听各一次。”
4、“指名背诵,师生评议。”
5、“同座二人交替背、听各一次。”
四、写字指导。
1、“(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)乡、英、举、教”
2、“其他要描红的生字。”
3、“其他要描黑的字。”
4、“读时注意标点符号。
5、“读时注意标点符号,停顿要长一些,表示感情逐渐深化。”
6、“读完后注意检查书写是否正确,标点符号是否正确。”
7、“朗读时注意节奏,语速要适中。”
8、“背诵时注意速度和准确性。”
9、“板书设计”
3
英英学古诗
背
明月光———霜
听
(讲)
静夜思
懂
望
思乡
奶奶
内容概括:这篇介绍了关于《英英学古诗》教案之二,希望对你有帮助!
版权声明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