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扁鹊治病》说课稿(扁鹊治病说课稿一等奖部编版)

访客 演讲稿模板 2025-08-13 00:46:37

好的!以下是经过高质量改写的演讲稿:

```html

说课稿:《扁鹊治病》

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,大家好!今天,我将为大家介绍《扁鹊治病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。首先,请允许我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思路。

一、教材分析

《扁鹊治病》是一篇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组中的一篇寓言故事,主要讲述了扁鹊多次拜见蔡桓侯,并劝戒他及时医治自己的疾病,但蔡桓侯坚信自己无病,不肯从医,导致最后病入膏肓,无药可救。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,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,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,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
结合本单元“动物小知识”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《新课标》要求,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:


  1. 1.通过读、说等方式,认识并掌握生字“拜、侯”的意思,并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。
  2. 2.理解并体会人物内心情感,感悟扁鹊救国的积极品质和教训。
  3. 3.学习阅读理解和总结概括的方法,理清文章脉络,掌握主要内容。
  4. 4.了解“要防微杜渐,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”的道理,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想品质。

二、说教法学法

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:讲授法、谈话法、品读感悟法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。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,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来,既掌握知识,又学会学习。

学法上,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,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协作精神,提高课堂效率.

三、说教学过程

(一)潜移默化,导入新课

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出并积累赞颂名医的词语,引入故事主人公扁鹊。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学习名医故事产生一定兴趣,也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。

(二)自主探究,认识人物

1.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候看病,每次的态度都十分诚恳,可蔡桓候的态度却极为恶劣:从不信、不睬到不悦。让学生进行不同人物的对比,突出蔡桓公的性格。

2.反复朗读扁鹊解释,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。通过这一环节,帮助学生理解扁鹊与蔡桓侯之间的深刻区别。

(三)交流讨论,理清道理

1.小组合作表演“一见”蔡桓侯、二见、三见……的故事,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。

2.预设问题:扁鹊几次见蔡桓候?态度如何?是否相信他?是否有疑虑?

(四)深入探究,提升道理

1.小组合作表演“如果能够跨越时空,你想对蔡桓侯说什么?”设计,让学生在表达中进一步明白小故事中的大道理。

(五)板书设计

我设计了以下板书,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:


  • 1.扁鹊的病情与蔡桓公的态度;
  • 扁鹊为什么选择离开秦国;
  • 扁鹊救国的故事意义。

通过这一板书设计,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学习重点。

版权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